明者防禍于未萌,智者圖患于將來。防范化解各種風險挑戰(zhàn),是保持經濟社會持續(xù)健康發(fā)展和社會大局穩(wěn)定的必然要求,也是對各級領導干部執(zhí)政能力的檢驗。在我市處于更高質量轉型發(fā)展的關鍵時期,市委部署開展“找差距、改作風、強擔當、爭先進”專項行動恰逢其時。
防范化解風險是一場硬仗,全市廣大黨員干部要提高風險意識、樹牢底線思維,以“時時放心不下”的責任感,勇于擔當、主動作為,堅持不懈、一抓到底,以“萬全”準備防“萬一”發(fā)生,將各類風險隱患消弭于無形。
防范化解風險,要提高政治站位、樹牢底線思維。風險意識淡薄是最大的風險。“針尖大的窟窿能漏過斗大的風”,無論哪一個地區(qū)、哪一個環(huán)節(jié)出了問題,都有可能對經濟社會發(fā)展大局產生沖擊和影響。今年以來,全市上下認真落實省市“開年首會”各項部署,在抓好疫情防控、意識形態(tài)、防汛救災等重大風險領域工作中取得一定成效,但部分地方和干部仍存在“弄虛作假、欺上瞞下”“得過且過、消極躺平”“熟視無睹、置若罔聞”等問題。越是在關鍵時刻,越要把防范化解風險擺在突出位置。堅持底線思維,凡事從壞處準備,爭取最好的結果,切實做好應對任何風險挑戰(zhàn)的思想準備,努力搶占先機、贏得主動。
防范化解風險,要堅持問題導向,提升執(zhí)政能力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:“領導干部要有草搖葉響知鹿過、松風一起知虎來、一葉易色而知天下秋的見微知著能力,對潛在的風險有科學預判。”統(tǒng)籌發(fā)展和安全,對廣大黨員干部的執(zhí)政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。要堅持問題導向,聚焦重大風險領域,全面找差距、析原因,有針對性地采取防范化解措施。既要高度警惕“黑天鵝”,也要防范“灰犀牛”,既要有防范風險的先手,也要有應對和化解風險挑戰(zhàn)的高招,切實在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工作中提質增效、晉級進位。
防范化解風險,要強化擔當作為,積極行動落實。在防風險的征途上,必然會有各種“攔路虎”“絆腳石”,廣大黨員干部要“起而行”“動起來”。在抓好疫情防控方面,按照國家第九版防控方案要求,高效統(tǒng)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(fā)展,全力打好疫情防控持久戰(zhàn)。要牢牢掌握意識形態(tài)工作領導權,深化風險隱患排查、陣地管理提升、突出問題整治“三大行動”,堅決守牢意識形態(tài)陣地。要抓好平安淮北建設,持續(xù)鞏固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成果,加強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,筑牢社會公共安全底線。要抓好防汛救災工作,密切關注雨情水情汛情變化,加強實時預警監(jiān)測、防汛應急演練和聯動應急處置,確保河湖安瀾、安全度汛。
“安而不忘危,存而不忘亡,治而不忘亂。”讓我們常懷遠慮、居安思危,知行合一、勇于攻堅,打好防范和抵御風險的有準備之戰(zhàn),不斷提高風險防控能力,確保專項行動抓出成效,為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創(chuàng)造安全穩(wěn)定的政治社會環(huán)境。
【責任編輯 高小瑩 張子牧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