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村的果農們通過培育、做強、打響“和村蘋果”品牌,迎來了又一個豐收的季節(jié),也實現(xiàn)了增收的夢想。11月8日上午,記者踏入烈山區(qū)宋疃鎮(zhèn)和村社區(qū),只見萬余畝蘋果園里,果實累累,沉甸甸地壓彎枝頭,空氣中彌漫著誘人的果香。這些紅彤彤的蘋果,不僅為鄉(xiāng)村披上了一襲華麗的盛裝,更成為果農們增收致富的“金鑰匙”。
“這里樹齡最大的果樹比我都大個一兩歲。”果農趙永信一邊把采摘好的蘋果打包準備發(fā)貨,一邊向記者介紹道。果園里有我國最早引進的富士品種長富二號,還有后來更新的品種長富九號。近年來,社區(qū)向科技和技術要出路,積極聯(lián)系高校果樹專家指導果農更新果樹品種,統(tǒng)一指導學習種植新技術,這些寄托著老人們希望的“致富樹”結出了“金果果”,趙永信家的7畝果園平均每年收入近十萬元。
為了接好致富“接力棒”,2017年底,趙永信回家創(chuàng)業(yè),幫助家人和社區(qū)種植戶們打開銷路,開啟電商網購模式。好貨不愁銷,“和村蘋果”早已在江浙滬等周邊名聲在外,西南華南地區(qū)也有部分“忠粉”,最遠銷至深圳。這不,剛到成熟季,趙永信家近3萬斤的果子就被訂購差不多了。
“受干旱暴雨極端天氣影響,果子可能沒有往年大。”這些天,每次收到訂單,趙永信都會和對方解釋,“和村蘋果”是集體的品牌和事業(yè),一定要精益求精。可糖度超過17度的品質,讓收到果子的客戶們都贊不絕口。
“老板,你太完美主義啦!”前來采摘的市民趙賽雯笑道,“蘋果‘嘎嘣脆’!大小勻稱,又甜水分還足!”小趙是今年果園第一批采摘游客,準備周末再和親友們一起過來。
位于和村社區(qū)黨群服務中心的七彩和村助農直播間,最近正在加緊“上新”,“國字號”和村蘋果即將登場帶貨,“和村蘋果價格優(yōu)、品質好。咱們直播間里,次次都是‘雙十一’!”兼任主播的社區(qū)黨總支委員趙知義自豪地說,每年村里都有幾百萬斤蘋果通過網絡平臺銷售出去。
和村社區(qū)居委會黨總支書記李端坤告訴記者,今年和村蘋果總產量達4000萬斤,按照往年平均收購價格,預計收入將超億元。為了讓致富變長富,下一步,社區(qū)將繼續(xù)在新品種引育示范和種植技術推廣上求突破,前期栽培的新品種“響富”“煙富8”“維納斯黃金”等已陸續(xù)掛果,通過種植園示范帶動,計劃利用5年至8年時間完成萬畝果樹更新?lián)Q代。在不久之后,“蘋果村”將煥發(fā)新的生機。
記者 于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