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節(jié)過后,中煤三建三十工程處為了方便礦工返崗開工,分四個批次組織20多輛大巴“點對點”送礦工。這是該處連續(xù)10年堅持的返崗服務(wù),為礦工鋪就了一條溫暖的返崗之路。
“我們?nèi)v大巴上的120名職工,大約10分鐘后到朝源煤礦,請食堂安排好晚餐!”2月4日23時19分,在三十工程處的返崗大巴上,來自宿州市的朝源煤礦相關(guān)負責人鞏文江,撥通了礦食堂主管的電話,讓食堂為返崗的職工準備好晚餐。當天,共有11輛車載著員工及其親屬,發(fā)往山西、陜西、河南、內(nèi)蒙古等地。
“我們工程處的20多個項目部,節(jié)后將陸續(xù)開工,為了讓他們能放心工作,安心返崗,今年我們組織了21輛大巴,分四個批次,共運送1000多人返鄉(xiāng)。2月4日是第三批,發(fā)了11輛車,送走了500多人。”三十工程處工會副主席李冉介紹。
王從陽在三十工程處工作10多年,同時也是返崗大巴的志愿者,這是他第六年乘坐大巴的返回朝源煤礦上崗。王從陽介紹,工程處不僅給他們安排了車輛,還貼心地在每輛車上備了礦泉水、火腿腸、面包、八寶粥等食物,以及暈車藥等急救藥品。通過包車、自駕返崗補貼等形式,節(jié)后第一天員工返崗率超過了75%。
“這兩天,我們也會時刻與返鄉(xiāng)大巴上的志愿者聯(lián)系,確保每名礦工能安全到崗。”李冉說,據(jù)了解,三十工程處在省外有20多個項目部,接職工回家過年、節(jié)后送員工返崗,不僅讓員工得到便利,更增強了他們的歸屬感和認同感,也讓企業(yè)能留住人才。
記者 徐志勤
通訊員 李繼峰